禮包:有紅事禮包和白事禮包之分。
無論是紅事禮包還是白事禮包,客家“包禮包”有其規范和講究,都嚴格按照古時禮包“有封有包”的傳統包法。
一,禮包一定有封包(封面)和內禮包之分;
二,紅事禮包封面用紅紙,白事禮包用黃、綠紙;
三,禮包的基本寫法:
1,內禮包的寫法:無論是紅事/白事內禮包都會詳細注明禮金的數額,例如個人包禮包的寫法:“內禮50圓人民幣某某人贈”,多人包禮包的寫法:“內禮某某、某某各金額50圓人民幣”。如下圖
2,封包的寫法:紅事禮包寫賀禮,白事禮包寫奠禮。例如過火的禮包寫法:“賀 某府某某喬遷之禧 某某人 具”,多人包的寫仝具;白事禮包寫法:“奠 某府令尊大人入葬之典 某某具”,同樣多人包的寫仝具。
其它的一些好事禮包之寫法如下:做壽的寫法:“賀 某府某某人耋耄志慶 某某人 具”,(五十是大衍志慶,六十是花甲志慶,七十是古稀志慶,百歲是期碩志慶);其它好事的寫法都一樣只是嫁女的寫于歸志慶;結婚的寫新婚志慶等等。
寫法中還有一要點需要注意是:本家的寫法就不寫某府了,直接寫:“賀 家某某喬遷志慶 某某 具” 。
四,禮包的基本要點及包法:
1,內禮包多用草紙/白紙對折把禮金包好,不外露;
2,內禮包的長度不可以與外封包的長度一樣或者更長,一般兩頭少1.5-2.0厘米即可;
3,禮包的包裝一定要大方得體,整潔規范。
另外,也還有其他不同的寫法,這里就一一講述。